北京商報訊(記者 蔣夢惟)在7月2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表示,我國即將開展老年友善醫院的創建活動,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標準評估細則。在業內看來,這意味著繼各地相繼研究、制定地方版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標準后,國家層面有望進一步出爐全國通行的統一規則了。
公開信息顯示,“老年友善醫院”概念和標準最早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日前,北京市衛健委已經對此進行了借鑒和修訂,制作出一套適用于北京地區的評價標準即《北京市老年友善醫院創建標準(試行)》(以下簡稱《試行標準》),并已評選出兩批老年友善醫院。而早在今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也曾到海淀區調研老年友善醫院建設工作。
據悉,北京版的《試行標準》按組織支持、溝通服務、醫療照護、設備環境等主題分為四大項,滿分為100分。而且,北京的老年友善醫院有效期限為3年并實行動態管理,各區衛生計生委對獲得老年友善醫院稱號單位要定期進行檢查,市衛生健康委將進行不定期抽查。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今年初北京市老齡委召開的第一次全體會議部署,今年內,北京市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老年友善醫院比例要達到50%。
“我國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7歲,但是健康預期壽命僅為68.7歲,換言之,我國居民大致有8年多的時間帶病生存。這說明我國老年人患病比例高,進入老年后患病時間早,帶病時間長,生活質量并不高。”國家衛健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因此,《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了12項老年健康促進行動的相關內容,其中就包括了:優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鼓勵以城市二級醫院轉型、新建等多種方式,合理布局,積極發展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醫療機構。推動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醫學科,增加老年病床位數量,提高老年人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等。在業內看來,由此,我國老年友善醫療機構的確立和創建,也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之中。
上一篇:生物醫學研究應建立倫理和管理共識
下一篇:創建老年友善醫療機構提上日程